精神分裂癥屬于臨床患病人數(shù)較多的精神疾病,患者多表現(xiàn)為認知功能障礙、陰性癥狀、陽性癥狀,嚴重者甚至傷害他人,對患者自身及他人生命安全構成了一定威脅,亦給患者家庭及社會造成了一定負擔,所以需盡早施行有效救治。藥物療法是目前常用救治手段,其中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常作為首選。

現(xiàn)階段,臨床常用藥物包括氨磺必利、氯氮平、利培酮及奧氮平等,在精神分裂癥治療方面均能夠取得一定的效果,以往臨床常選擇奧氮平,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部分癥狀,但效果有限。氨磺必利亦屬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范疇,在改善陽性和陰性癥狀方面都具有較好效果,下面兩項大型薈萃分析對氨磺必利與典型和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進行了比較。
Leucht等人在2009年發(fā)表在《柳葉刀》上的薈萃分析,比較了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基于150項研究的239篇論文,涉及21533名被診斷為精神?。ǚ至亚楦行哉系K、精神分裂樣精神障礙或妄想障礙)的患者。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選擇氨磺必利(50-800 mg)、阿立哌唑(10-30 mg)、奧氮平(10-20 mg)、奎硫平(>250 mg)、利培酮(4-6 mg)、舍吲哚(16-24 mg)和齊拉西酮(120-160 mg)。第一代抗精神病藥物,選擇的是限定劑量7.5 mg和每日12 mg的氟哌啶醇(95項研究),或其他經(jīng)典的抗精神病藥效力較低的約600mg氯丙嗪等效劑量(如氯丙嗪、奮乃靜、氟奮乃靜、氟哌噻噸、哌嗪)?;颊咂骄挲g36.2歲,平均病程11.8年。大多數(shù)研究都有長達12周的隨訪,其余的長達6個月或更長時間。
在減輕陽性和陰性癥狀方面,氨磺必利(與氯氮平、奧氮平和利培酮的程度相似)被證明優(yōu)于典型的神經(jīng)抑制劑。其他非典型神經(jīng)抑制劑(阿立哌唑、喹硫平、舍吲哚、齊拉西酮)對兩種精神病癥狀的療效與典型藥物相當。上述事實表明,對于陰性癥狀,并不是所有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都比典型的神經(jīng)抑制劑好。此外,氨磺必利(也包括氯氮平、奧氮平和阿立哌唑)對抑郁癥狀的療效優(yōu)于典型的第一代神經(jīng)抑制劑。
然而,在這項薈萃分析中,與氟哌啶醇相比,氨磺必利在預防復發(fā)方面沒有顯示出任何好處。在14項長期研究中,奧氮平和利培酮在這方面優(yōu)于氨磺必利。然而,與典型的抗精神病藥物相比,氨磺必利對生活質量的積極影響在統(tǒng)計上更顯著。在其他非典型神經(jīng)抑制劑中,只有氯氮平和舍吲哚有類似的效果。
對不良反應的分析表明,所有研究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引起的錐體外系癥狀都比氟哌啶醇少。除阿立哌唑和齊拉西酮外,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導致體重增加的頻率都高于氟哌啶醇,但與典型的藥效力較低的抗精神病藥物相差不大。氨磺必利對體重有影響,這種影響的程度接近阿立哌唑。
Leucht等人于2013年發(fā)表的另一項薈萃分析,涉及13種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并將其與氟哌啶醇、氯丙嗪和安慰劑進行比較。這些藥物包括氨磺必利、氯氮平、奧氮平、齊拉西酮、阿立哌唑、阿塞那平、帕潘立酮、利培酮、舍吲哚和奎硫平。薈萃分析使用一個共同的比較方法對兩種或兩種以上藥物進行多方向比較。對1955至2012年間發(fā)表的文獻進行搜索,共212項符合條件的研究,涵蓋了43049名患者。平均年齡38.4歲(SD 6.9),平均病程12.4年(SD 6.6)。99%的研究是雙盲的。這些研究中有一半以上,即144項是為制藥公司進行的?;加芯穹至寻Y或相關障礙(分裂情感性障礙、精神分裂樣精神障礙或妄想障礙)的患者納入這項薈萃分析。排除以陰性癥狀為主、伴有內科疾病、排斥治療、病情穩(wěn)定的患者。病情穩(wěn)定的患者排除在外是因為結果較難推廣到這樣的患者群體。藥物是以單一療法為主,每個患者可以靈活的單獨使用,或者按照國際上對抗精神病藥物劑量的共識研究所表明的最大劑量以固定劑量使用。因變量是:癥狀的平均總體變化(通過PANSS或BPRS[22]來衡量)、全因治療停止、體重增加、高催乳素血癥、使用抗帕金森病藥物作為錐體外系副作用的衡量標準、QT間期延長和鎮(zhèn)靜。只考慮了6周的急性期治療,并確保薈萃分析不會進行“不公平”的比較,即一種藥物的大劑量與另一種藥物的小劑量進行比較。
氟哌啶醇的用藥劑量從每天7.5mg到12mg;氯丙嗪的劑量從每天500mg到600mg。所有藥物在誘導癥狀緩解的平均總體改變方面都比安慰劑有效,但氯氮平最有效(SMD-0.88,95%CRI-1.03--0.73)。其次是氨磺必利(SMD-0.66,95%CRI-0.78至-0.53),但也有奧氮平和利培酮。其他藥物的效果較差。全因停藥是衡量接受治療的標準,而氨磺必利在這方面比其他藥物更有優(yōu)勢。
在接受治療方面,氨磺必利最接近安慰劑(優(yōu)勢比(OR)0.43,95%CRI 0.32至0.57),與奧氮平(OR 0.46,95%CRI 0.41至0.52)和氯氮平(OR 0.46,95%CRI 0.32至0.65)相似。這意味著,臨床療效排名靠前的藥物(氯氮平、氨磺必利和奧氮平)也具有治療接受率較高的特點,可能更多是因為它們的臨床療效而不是副作用,因為在分析的研究中,約40%的停藥是由于臨床癥狀缺乏改善,只有17%產(chǎn)生了不良反應。
在體重增加方面,奧氮平增幅最少(SMD 0.74,95%CRI 0.67~0.81),氟哌啶醇增幅最高(SMD0.09,95%CRI-0.00~0.17)。氨磺必利(SMD 0.20,95%CRI 0.05-0.35)排名在齊拉西酮和阿立哌唑之后,但高于帕利培酮和利培酮。與安慰劑相比,氯氮平引起的錐體外系癥狀較少,而氨磺必利與安慰劑相似(OR 1.6,95%CRI 0.88-2.65)。由于數(shù)據(jù)不足,薈萃分析沒有提供氨磺必利治療期間對催乳素釋放影響的任何信息。與以往的研究結果相比,氨磺必利表現(xiàn)出顯著的QTC延長效應(OR 0.66,95%CRI 0.39至0.91),與舍吲哚相近(OR 0.90,95%CRI 0.76-1.02)。必須指出的是,這一結論不能確定,因為分析是基于不充分的數(shù)據(jù)-無法與安慰劑進行直接比較,而必須使用奧氮平進行間接比較。在QT間期延長方面,阿立哌唑是最安全的藥物(OR0.01,95%CRI -0.13~0.15)。在所調查的藥物中,鎮(zhèn)靜作用最差的是氨磺必利(OR 1.42,95%CRI 0.72至2.51),與安慰劑在統(tǒng)計學上沒有差異,接近安慰劑。氯氮平的鎮(zhèn)靜效果最好(OR 8.82,95%CRI 4.72~15.06)。
這兩項研究從療效、不良反應、副作用等多方面對抗精神病藥物進行了比較,由以上研究我們可以看到,沒有十全十美的藥物。但是,氨磺必利能夠取得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尤其針對以陰性癥狀占優(yōu)勢的患者效果更佳,該藥物能夠促進患者臨床癥狀改善,臨床療效確切,值得應用。未來需要更多且更為深入全面的研究來充分驗證氨磺必利在精神分裂癥治療中的應用價值,以提高研究的可行性及科學性。